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
(贵州长顺县肖国宝烈士陵园)
长顺县地处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属黔中经济区、黔中核心城市群,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长顺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丰厚的旅游资源淳朴的民俗风情美丽的乡村建设是一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园林盆景城市”长顺县因广顺、长寨两县合并,各取一字得名。长顺”意义为“长长顺顺,吉祥如意之地”。
肖国宝烈士陵园大门修缮前(照片来源于网络)
肖国宝烈士陵园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城东北,与长顺县民族中学毗邻。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左为小山坡,右为蓑衣坡,三座六角红柱小亭遥遥相望。两山之间,翠柏森森,绿草如茵。烈士陵园安葬着肖国宝同志为首的革命烈士们。
肖国宝烈士陵园大门修缮后(照片来源于正义网)
年11月15日晨,县长王升三指示,
“肖国宝烈士遗体十四日已从中坝抬到长寨,确定由建设科负责在县人民大会堂前建立一座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建好肖国宝烈士墓。方建设科经过认真研究,拟出了如下方案:
“肖国宝烈士墓”为四方料石墓座,圆顶,顶部覆盖红五角星;墓前立双龙戏珠的墓碑——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为三棱形塔式、四方八柱石栏杆碑座,碑前为三级台阶。这一设计方案经批准后,于年1月动工兴建,笫二季度建成。“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于县人民大会堂前广场按设计完成,并在纪念碑旁立矩形石碑一块,上刻解放长顺牺牲烈士纪念碑文。肖国宝烈士墓原定迁葬于现陵园喷水池外,西向,但由于经费所限,未能达到要求。
肖国宝烈士陵园内烈士纪念碑文(照片来源于网络)
年,根据上级指示着手规划修建肖国宝烈士陵园。按照墓地情况,把肖国宝墓后移至蓑衣坡、小山之间的深沟夹塘(填高一米),而将原墓地的一片草坪进行园林建设,此项工程于年建军节前完成。肖国宝烈士墓为四方圆顶石墓,高1.13米,墓碑上端镶有红色五角星,碑中央雕刻“肖国宝烈士墓”。至此,肖国宝烈士墓进行了三葬二迁,并固定下来!在肖国宝墓后还葬有与之同时牺牲的战友以及为解放长顺而光荣牺牲的林志奇、展成英、王希光、冯育民、阎化启、程九如、刘斌然、高善堂、李富贵、刘如相、孙全礼、平素堂、张兆祥、祝连选、龙镇川、刘相述、姜梅瑞、孙娥娇、麻宝玉、万文庆、潘永、杨敬宣、李适、康成孝、康有、刘西平、熊喜云、张文立、李明义、王志贤、王班长、陈良书、梁文才三十三位烈士(其中梁文才系年修公路时牺牲),皆为石墓石碑。年以后,又相继葬入救火牺牲的张昌云、吴明犹、段兴掌三位烈士。
“肖国宝烈士陵园”(照片来源于品长顺)
墓地前沿修有拱式石框门,上刻“肖国宝烈士陵园七个大字,两旁石柱上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和“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对联一幅。沿门柱两侧,还分别修有细料石墙,上有狮子头柱、石板栏杆,颇为威严肃穆,石框门四台阶下方,分别沿山脚修有一长条花台,中间是8米宽的走道穿过大草坪,直抵西面三连拱大门。在走道的中央,建有直径5米的喷水池,池内置钟乳石假山。两山半腰分别修有木柱圆角瓦,红色六角亭一座,与喷水池遥相映衬。山上山下,花团锦簇,蜂飞燕舞,根据地形,沿大门两旁,右抵山脚,左抵地坎转角处修成石座砖花大围墙,并在墙外遍植楸树。
“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照片来源于网络)
年9月,将县人民大会堂前“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原样迁至陵园喷水池后面。原陵园大门上方“肖国宝烈士陵园”遂改名为“革命烈士陵园”。为使游园凭吊者入门就对烈士们的功绩有所了解,当年在大门左侧立了一块“肖国宝烈士陵园简介”的碑石。同时,裱新“解放长顺烈士纪念碑文”和“斗蓬冲歼敌纪念碑文”。在此期间,还在小山坡顶新建钢筋水泥六角亭一座,立“浩气长存”匾一块。
每年清明时节,县城机关干部、工厂工人、学校教师、学生、解放军战士等各族群众,都要前来肖国宝烈士陵园,向烈士们敬献花圈、花篮,进行凭吊。它已成为长顺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年7月31日长顺县人民政府以长政办()13号文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2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30号文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4月5日0长顺县委以县发()7号公布其为爱国主义暨国防教育基地。
陵园内的烈士墓(照片来源于网络)
英雄肖国宝塑像廖航摄。(照片来源于北部战区陆军)
肖国宝(-),原名徐永寿,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新民乡灌坝村人。祖籍四川营山县。年3月被国民党抓壮丁。年11月在峨嵋战斗中起义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47师团一营二连二排一班副班长。年11月13日,在贵州省长顺县睦化乡头蓬冲歼灭“贵州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曹绍华匪部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部队开辟了通向胜利的道路。肖国宝牺牲后,新华社以《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为题,向全国播发了他的事迹。
年2月西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签发命令,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肖国宝英雄连”。长顺县修建了“肖国宝烈士陵园”,四川南江县还设了“肖国宝纪念馆”。
年元月,曹绍华组织土匪发动暴乱,先后围攻平坝、清镇、青岩、花溪等城镇。委派特务毛云之策划对长顺县实施“先打威远,后打县城”的暴乱计划。
年11月,我剿匪部队在贵州省渡过乌江(照片来源于网络)
3月18日,长顺匪首支建初、毛云之、陈恒章等人在威远发动暴乱,先后杀害平素堂、张兆祥、刘述相、冯育民、秦金盈、王希光、李富贵7名干部。3月19日,支渐初、邹正邦、赵应初等人纠集土匪多人袭击长顺县城,程九如、龙镇川、阎化启、祝连远等19名同志壮烈牺牲。县长王升三等8人冲出重围,被迫撤出县城。
年3月21日清晨,原惠水县保警大队代理总队长董全和任总指挥,罗绍铨任副总指挥,还有陈莲珍、段志能、王海臣等人纠集八、九百名土匪,从北门、西门和牛场桥三个方向攻打县城。守城的少数正规部队与十七军四个大队、十七个中队的近名随校师生一起,顽强抵抗。听到枪响后,陈莲珍担心自己的人员伤亡,骑马带着随从悄悄从小路撤走了。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钟,土匪尚未破城。惠水明华区工委书记王泰然、共和区工委书记卓孔信,分别率领干部和武装排赶来支援。城内外互相夹击,攻城的土匪支持不住,迅速四处溃逃,共打死土匪多人。
年,我军剿匪部队在黔东北山区艰难行军(照片来源于网络)
3月23日,长顺解放时被收编的郑鸣武部发生叛变,派驻贵阳军分区第二支队的27名军代表多数惨遭杀害。长顺再次陷落到土匪的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也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长顺县长王升三回忆:“回到贵阳以后,地委也从修文迁到了花溪,我们也从贵阳来到花溪。因长顺已被土匪占领,我们即在花溪开启了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工作。
年4月底的一天,贵阳地委副书记常颂同志找我谈了一次话,对我说:长顺不能不要,但是,目前我们的主力部队进了四川、西藏,马上进行大规模的剿匪还没力量,地委决定:你先带所有政府干部到长顺的近邻惠水,随时掌握长顺之敌的动态,作好收复长顺的准备。’于是,我们来到了惠水县,我参加了惠水县委员会的工作。十七军随校也驻惠水,校长申绍英同志也是县委成员之一。惠水虽有十七军随校驻扎,但斗争仍是十分复杂。土匪常在城外骚扰破坏,我们一从城里出击,他们就跑得无影无踪。我们一回城里,他们又从后面跟了上来。县委开会进行了研究,觉得长期这样不是办法,要打出去,确保县城安全。会议上决定我们长顺县政府担任这一任务。
我们县政府的全体工作人员六七十人全副武装,于年5月上旬开到了卧龙。刚到卧龙之初,土匪十分猖獗,有时候公然大白天在我们驻地的河对面排着队,朝我们开枪,进行骚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提高警惕,晚上睡觉几乎没脱衣服,枪都是紧紧抱在怀里,随时作好战斗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发动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征粮任务。与此同时,我们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行动,镇压了几名匪首,这样,土匪的嚣张气焰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也就在这段时间,惠水县委召开了会议,决定派十七军随校一个中队随我们进驻三都,将敌人挤开。
解放军报的《英雄雕塑的见证》(来源于中国军网)
7月1日,我们进驻三都,并成立了工委会,由我和随校的中队。”根据西南军区的决定,7月成立了贵州省剿匪委员会,苏振华任主任,统一领导全省剿匪斗争,把机动部队组成东西两个集团,展开全省铁壁大合围。决定在全省缩短战线,中心区背靠背作战,边沿区暂时放弃已解放的21个县,要求在次年3月前捉尽匪首,完成净化全区的任务。8月中旬,贵阳军分区组织四个连的兵力再次夜袭广顺,此次战役由分区司令员马宗凯亲自指挥,俘虏匪营长以下58人,打伤匪团长陈伯兴以下10人,打死3人,缴获长短枪21支、子弹发。
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贵州军区剿匪东集团组织人民解放军团、团、团,以及十七军随校、十六军侦察营等部队,对盘踞在长顺、紫云、惠水地区的近名土匪采取军事行动,称为“长(顺)紫(云)惠(水)铁壁合围”。具体行动要求是:
第一,团以一个营于11月4日由平坝直出通州,以奔袭手段相机歼灭通州之匪,尔后继进,务于11月7日5时完成对边阳屠占庭匪部之奔袭合围,力求歼其一部或大部,将屠占庭残部压缩至我合围圈内。以一个营于11月7日由贵阳乘车经惠水出边阳,向合围线前进,形成对屠占庭的南北夹击。另以一个营级团直接由贵阳乘车沿滇黔公路达镇宁下车,自择捷径,向紫云进击,务必活捉匪县长姚聚五。
第二,团于11月8日由贵阳出发达清镇西城桥下车,以多路分进,从北向南压缩,于11月9日19时,完成该线包围,于10日5时向广顺、长寨进击,直捣曹匪老巢,该团务必活捉曹绍华。
第三,安顺分区团以三个营以上兵力,于11月9日19时以多路分进,达广顺西部完成合击,牢牢控制山隘要口,严防圈内之匪向西突围,负责堵击任务,并以一部兵力出击狗场,务须活捉匪首牟开荣。
第四,贵阳分区以两营兵力,由贵阳经惠水达边阳地区,将匪向西压缩,严防匪向东及东南部逃窜。
第五,惠水十七军随校组织两个营,按统一时间,完成东线封锁,防匪向东及东北逃窜。
时任省军区参谋长的潘焱对铁壁合围战役记述道:“惠水作战室里,地图上插满小红旗。北线,团东起长顺改尧达凯佐抵安顺东屯里封锁严密;西线,安顺分区副司令员孙仁道指挥团及千余农民自卫队员从高官堡抵扬武达妓场至镇宁白石岩余里布防封锁;南线,团从紫云弄林经火烘到羊场至长顺南里封锁;东线,贵阳分区两个连、十七军随校两个营从惠水路边寨沿惠罗公路直抵罗甸猪场余里封锁。共3个整团和5个营,团团围住八千余匪徒。”
西南军区张苗喜、张一夫率工作组到惠水前线,感慨地说:“又一次淮海战役,这样大规模合围,西南地区少见。封锁线上,50米一棚,30米一哨,扎草人、埋地雷,风雨无阻,警戒巡逻。团二营在里的封锁线上,三五名战士和民兵在各山顶哨棚,夜烧火,敲锣打鼓,菜饭从几里外派人送上。4连司号员陈亦双,独守山头,吹军号打锣鼓,如有多人闹得沸沸扬扬。有的办墙报编快板:这山敲鼓那山哨,牛角吹得呜呜叫。扎放草人埋地雷,满山冈上红旗飘。战士民兵齐巡逻,土匪休要想跑掉。’墙报有《铁壁防线》、《哨棚》、《战场》、《功模》、《阵中传单》等。该团计搭哨棚余,草人,穿军装,站坐卧形态各异,真假难分。零散匪徒,远远望见不敢挨边,龟缩在包围圈内。如是大股突围,则集中打回。团三机连守猫子山要道,打退一股土匪20多次突围,归回老巢。团3营穿插分割,团武工队在圈内瓮中捉鳖。”
包围圈内的匪徒,惶惶不可终日……
11月11日,在长紫惠铁壁合围行动的有力打击下,王升三率领县政府机关干部,历经近八个月的腥风血雨,重新解放了长顺县。11月13日拂晓,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解放军78名武工队员将曹绍华率领的多名土匪包围在长顺县睦化乡斗篷冲。斗蓬冲坐落在长顺县睦化乡北境,距县城30多公里,地处东经°25′15〃,北纬25°51′。地处鼓扬、睦化两乡交界。置于群峦迭峰之中,山上林木幽深,中间低凹,型始倒置锅底,整个地形为余米长的山沟,南北环山,东西走向,南面山有一条险峻的山凹口。
进出仅有三个山垭口能通行。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解放军抓住战机,把守三个垭口,合力围剿众匪。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全歼曹匪总部及一、四、五师近人,共俘虏曹绍华及其第一师师长曹家儒、第五师师长曹玉清等人,打死匪总参谋长马启忠、第四师师长宋绍文、参谋处长苏作雄等人,彻底消灭了曹匪的反动军事机构,给长顺、平坝、安顺、惠水、清镇、贵筑、紫云等地群众除了一大害,对全区剿匪斗争特别是长紫惠合围作战都有很大的意义,创造了剿匪以来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马特洛索夫为夺取乔尔努什卡村战役的成功,决然用胸膛堵住敌人堡垒上的机枪口,为连队进攻开辟了成功的通道。时隔7年后的这次剿匪斗争中,我军也第1次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他就是原贵州军区团1营2连1班副班长肖国宝。为减少战友伤亡,奋不顾身冲向敌阵,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英勇壮烈牺牲,时年23岁,树立起了一面伟大光荣的旗帜。
今俄罗斯某地的马特洛索夫雕塑(照片来源于网络)
西南军区批准肖国宝所在连队为“肖国宝英雄连”。
年2月16日,贵州省军区发出《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军区命令,命名一四零团第二连为“肖国宝英雄连”。
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命令:在长(顺)、紫(云)、惠(水)合围战斗中,一四零团一营二连副班长、共产党员肖国宝及战士林志奇、展成英等同志,当四百余匪众向该班猛扑,企图突围,在此十分危急时,肖国宝等同志奋不顾身,冲向敌阵,夺取了匪机枪两挺,肖国宝同志更击毙一匪首,缴获其手枪,但敌人制高点处机枪仍疯狂射击。此时,肖国宝同志虽身负三伤,血溅全身,仍以最大力量奋勇扑向机枪,以身堵住枪口,消灭了匪制高火力点,保证了后续部队全歼匪“贵州人民反共救国军”总部及一、四、五师全部,活捉匪首曹绍华等的伟大胜利。
肖国宝等同志这种无比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度表现,是高度发挥了共产党员热爱人民的高贵品质,充分体现了人民战士勇猛直前的英雄气概。兹为发扬肖国宝同志此种英雄主义的典范,树立全军的楷模,并保持肖国宝等同志永恒的光荣。特命令一四零团第一营第二连为“肖国宝英雄连”。
年,解放军战士在张贴剿匪宣传单:土匪不肃清,大军不收兵。(照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