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南江县兴马镇木罗村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田边地角、坡坡坎坎都种满了金银花,低矮的植株已长成树形;苗圃基地里,金银花种苗从黑色薄膜中破土而出。
金银花是南江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中又以兴马镇为主产区,该镇村村都种金银花,不少村民靠这朵“小花”走上了致富路。尽管如此,这条致富路走起来也是喜忧参半。
喜:土专家育出高产品种“你这里莫垒高了,弄窄了不好放苗子。
”午后阳光和煦,木罗村金银花地里,60岁的王兴均正指导几名新来的大姐整地、铺苗。
王兴均是当地的“银花大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毕业后,便在家种植金银花,今年,他又承包了上百亩土地发展金银花苗圃。
“今年计划育苗万株,出苗率按50%计算,一株种苗可卖5元,除去成本,一年下来收入可上百万元。”王兴均说。
发展金银花效益可观,村民栽种的热情也高,连边边角角土地都种上了金银花。王兴均常年在外的儿子也在年返乡,跟着他一起种金银花。
▼
不过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种金银花却不被看好。
“那时乡镇干部让我们种金银花,我们都不看好。”王兴均说,“当时的金银花都是山上野生的,到处牵藤藤,感觉种在地里不好打理。”
最后,王兴均极不情愿从山上移栽了3株金银花,最后竟然采收了50公斤鲜花。“当时鲜花可以卖到0.5元/公斤,而那时工价一天才两三角钱,感觉金银花还是值价。”王兴均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村民种植金银花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不过,野生金银花品种不一,单株产量参差不齐。能不能把产量高的植株选出来,进行规模化种植?王兴均开始了金银花的选种培育。
他跑遍了周边乡镇,挨家挨户寻找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植株,最后找了20多株金银花回来,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压条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获得高产植株。
“现在那株最高产的母本金银花已经成为了“银花王”。
”品种选育也得到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