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地处大巴山区、革命老区的四川省巴中市传出好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拟认定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的公示公告,巴中市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名列其中。
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小山村,为何在最近的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众多游客打卡乡村旅游的“网红村”?
有人说,西厢村有一颗上千年的金丝楠木成为当地的“镇村之宝”;也有人说,西厢村80%的村民是岳飞的后裔,崇尚“精忠”文化,演绎“爱国”教育;还有人说,西厢村“星空民宿”是“相约爱的地方”,是乡村旅游市民假日最佳打卡地。
西厢村,“网红村”。为何如今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记者带你走进西厢村,刨根其背后的秘密,挖掘其鲜活的故事,让你认识不一样的新农村——西厢村。
(上)
“乡村旅游”助力
“道德银行”激励
今年50多岁的西厢村村民何贤凤,是一位来自重庆市开县的外地媳妇,以前跟随丈夫在外地打工,如今家里上有多病的老人,下有读书的小孩,于是她留在了家中,在村里的公益岗位上打扫卫生,闲时还在农家乐打零工。
村民何贤凤:我从年7月1日开始,就在我们村上打扫卫生,打扫一个停车场,一个公共厕所,还有一段公路。(在家)照顾一个老人,还带两个小孩,有空的时候,还在农家乐上班。收入一年有1万多元。
一个农家妇女,留在农村,照顾一个老人、两个小孩,每年还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这在以前,何贤凤实在不敢想。可如今她在西厢村,这个旅游村,这个网红村,情况就不一样了。
村民何贤凤:这几年,我们西厢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家每户的公路通到家,住的是小洋房,条件变得十分好了!(村里)卫生、环境都很好。现在,西厢村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今年81岁的西厢村村民岳从佰,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曾经也是一名贫困户、低保户。
记者见到岳从佰时,他正忙着编制篾货,眼下正是农村稻谷秋收季节,不少农户需要打谷拌桶用的档席,他赶着时间为预定的村民出货。
谈到村里的变化,岳从佰打开了话夹子,以前村里不通公路,赶场卖篾货,出门时天黑,回家时天黑,路上不好走,常常摔伤自己。
村民岳从佰:西厢村的道路,从历史以来,我以前赶场买席子,反正两头黑,早上起床,从长赤到下两,走路,那时候路不好走,路不宽,不注意就要跌倒。
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水通,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
村民岳从佰:我们村的路,每家每户都是通了车路,不踩泥巴。另外就是村里的面貌,房子、住宿这些是搞好了的;还有自来水,这是给我们搞好了的,全村人都吃上了自来水。
特别是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多了,自己编的篾货,放在家门口,就被前来游玩的客人买走了。
村民岳从佰:我们编篾,刷子、席子、扇子、背篼、撮箕,摆在家门口就能卖掉。
村里的面貌变美了,村民的日子变好了。岳从佰,这个贫困户也脱贫了,低保户的“帽子”再也不想戴了。
村民岳从佰:原来,我是一个贫困户、低保户。我家里勉强可以过日子了,我就说,我不当这个低保户了。为什么?我现在能够劳动,能够生活了,能够自理过后,我就不要低保。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告诉记者,村民岳从佰摘掉“贫困户”后,主动申请不要“低保户”,还源于村里实施的“道德银行”。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西厢村“道德银行”,主要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忠孝仁义、亲老爱亲等方面考核,对我们全村老百姓进行一个约束。
年,西厢村实施“道德银行”,户户评分,季度量化,半年评比,年度表彰,兑现奖励。
这样激发出村民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村民岳从佰是一名老党员,理应带头,于是他出动申请退出低保,靠自己勤劳双手,搭上乡村旅游的顺风车,编制篾货卖钱。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道德银行”一个季度一次评分,评分方式由我们的群众代表、干部入户进行评分,每一份按照一元钱的标准进行兑换,主要兑换一些日常用品。从而激励我们全村老百姓遵纪守法,通过“道德银行”的开展,西厢村近几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也特别少,邻里之间的纠纷基本上没有。
(下)
“岳氏家风”促民风
“党建引领”强治理
西厢村现有80%以上的村民姓岳,据考证为岳飞第四子后裔。西厢村的古庙、古牌坊,岳飞雕像、岳氏家训,流传着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岳氏后代皆以岳飞为榜样……
村民岳从鹏,今年61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岳氏第30代传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岳氏后人的故事,讲得最多的是现在村里的岳氏能人、当代乡贤。
西厢村村民岳从鹏:我们村里有个岳勤峰,他在外面当老板,他挣了很多钱,但是他不忘家乡建设,(村里)修公路,他捐款;贫困户,他捐款;(考上大学)读书的,他捐款;还有给学校捐款,累计捐款大约多万元。
还有返乡能人岳俊雄,也是岳氏第31代传人,在村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助力乡村振兴。
西厢村村民岳从鹏:这些人给我们村里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以他们为榜样,也(给村里)做了很多好事。
近年来,西厢村打造了西厢记忆村史馆、岳氏古牌坊等精忠文化“活课堂”,建成了岳飞文化产业园。年以来,全村组织开展了“传家训、守家规、扬家风”等活动15次,实现了以良好家风带动村风民风。
西厢村村民岳从鹏:岳飞精神,他不仅仅只是我们岳家屋的精神,而是一个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就想把“精忠报国”在我们这里作为一个文化源,向周围发散地宣传,教育这些学生热爱祖国,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西厢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村民红白喜事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规范,劝阻违背公约办兵酒、学酒、满月酒等各类酒席50余起,并盘活村闲置房屋设立“理事堂”,为村民提供红白喜事活动场地。
同时,西厢村还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和结果公开、过程公开、监督公开“四议三公开”议事制度,开展土地流转、业主引进、新居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重大事项“一事一议”70次,实现民事民管、民议、民决,村民的自治意识更强了。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西厢村聘请了一名法律顾问,对村上的一些纠纷进行调解,并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近两年通过法制宣传和教育,我们西厢村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西厢村发生这一巨大变化,得益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西厢村党支部。西厢村实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选优配强村支部委员5名,回引大学生3名担任村常职干部,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党建引领治理机制。
赤溪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杨星宇:我们赤溪镇西厢村积极探索“一强、四治、两保障”的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四治”机制,加强“平安、就业”保障,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全面构筑起保障群众平安的有力屏障。
西厢村,幅员5.6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户人,现有党员48名。强党建、促引领,西厢村产业发展快速推进。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我们的年轻党员、返乡农民工岳农丰发展南江黄羊,养殖了多只;返乡能人岳俊雄,在村里建起了茶叶加工厂;乡贤能人岳勤峰带头修建了乡村旅游酒店,发展乡村旅游业。
西厢村实施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保、民政、就业等57个服务事项下沉,健全了村常职干部轮流坐班和民事代办制度。
西厢村村支书、村主任张培军:西厢村党支部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森林防火、日常事务工作中,均起到带头作用,起到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能够冲锋在前,能够下沉到一线。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西厢村着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实现了从一个秦巴山区贫困村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赤溪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杨星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管理营运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落实村级单位减负增效的相关办法,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标题:《南江西厢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