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近年来,南江县坚持党建引领,在建强基层组织、深挖资源潜力、发动群众参与上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1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建优配强培育“领航头雁”“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只有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不拘一格把年轻、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管理岗位上来,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才能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南江县委组织部组织股负责同志说。
近年来,南江县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弱等问题,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采取择优留任一批、本土选拔一批、外请回引一批“三个一批”方式,推选名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并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荐名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村“两委”换届后,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降至44.8岁,高中及以上文化占比84.2%。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驻村帮扶的重要内容,继续向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引导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等优秀群体到村任职,补齐乡村人才短板、凝聚智慧力量。建立“双向进人,交叉任职”机制,鼓励熟悉经营管理、“双带”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注重将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纳入村级干部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确保每村至少储备2—3名后备干部。目前,全县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余名,其中技术、管理型人才占比达90%以上。同时,把集体经济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每年分批次组织村社干部、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经营管理人才等群体参加县级轮训,不断增强村级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和致富带动本领。
因村施策破解“致富密码”“过去,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种植,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空间受限。现在,我们充分利用本村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建成川茶5号母本产业园,开发茶旅融合旅游专线,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双倍增’。”南江县元潭镇字库村党总支书记郭光清激动地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分类施策、广辟路径。为此,南江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及时制定《南江县年扶持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组织乡镇逐村开展村情摸底,结合自然禀赋、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现实条件,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找准最优发展路径。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动为主、文旅融合和现代服务业互为补充的集体经济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行自主开发、合资合作、投资入股、就业参与、服务创收和物业租赁等发展模式,鼓励人口集中、基础相对较好的村,重点发展面向市场的物业租赁和服务型产业,村集体为业主经营提供优化环境、物业管理等保障服务,业主在吸纳就业、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支持,实现互利共赢;对土地、山林资源丰富的村,引导发展黄羊、核桃、茶叶等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将村民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以产兴业强村富民;对资源匮乏、集体积累相对薄弱的村,由中、省财政资金扶持村“一对一”帮带,通过支部共建、人才互派、技术共享等形式补短强弱,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提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74个,覆盖31个乡镇73个村。
共建共享激活“一池春水”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南江县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村集体和村民主体作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集体经济项目拟定、主要措施、资金使用方向和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均由村级党组织提议、村“两委”班子会商、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让村民能够广泛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将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通过公示栏、村民大会、“两微一端”等形式向全体成员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跑冒滴漏”。健全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将集体经济效益与村干部报酬、绩效考核等挂钩,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村干部,在评先评优、公务员招录上给予倾斜,让村集体经济带头人更有干头、有奔头。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村集体经济收益除了优先用在扩大再生产以外,其余收益优先用于公益事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群众等满足民生需求上,真正实现集体经济“反哺乡邻”、最大限度“还富于民”。
来源:巴中日报
欢迎各界人士广泛投稿,我们将择优刊发推送。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