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住上了新房子,有了致富产业,生活好多了。
”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70岁的覃发英绕着新居连连赞叹,“这些都多亏了市委宣传部的帮扶。”
关坝镇小田村位于南江县城北部42公里,属于典型的北部高寒山区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
年以来,市委宣传部扎实推进“挂包驻帮”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让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年,小田村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省级四好村”。
夯实基础 打牢脱贫致富“厚底子”
“以前村里是泥巴路,雨天人出不去,车进不来,山里的货卖不出去。”村民覃发英深有感触地回忆。
整村要脱贫,基础设施要先行。市委宣传部协调交通、水利、住建、财政等部门,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余万元,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加快了路、水、电、讯、卫等基础设施及旧房改造等工程建设。
目前,硬化村道公路11.8公里,整治灌溉渠5.5公里,埋设到社饮水管主管道米、入户管道米,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22户、危旧房改造户、改厕56户,农网升级改造户,新建4G通讯基站2座,重点打造的小田村文化院坝建设和文化进新村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产业扶 贫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
小田村以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没有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基础。如何发展产业,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成为摆在扶贫面前的一道难题。
市委宣传部帮扶干部因地制宜,探索利用产业化实现扶贫帮扶,采取“合作社+农户寄养”和“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鼓励村民将闲置或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入股合作社。
1
小田村先后培育组建了犇犇肉牛养殖、南江县田山中药材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在家贫困群众养殖肉牛余头、黄羊余只。
2
引进巨森农业和健玖禾中药材种植企业、银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川乌、重楼、白芨等名贵中药材余亩、种植中药材花卉余亩。
3
以“一户带三户”,带动发展农家乐10家、电商1家,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元以上,从源头上解决了销路不好、经济效益不高的难题,实现了贫困群众稳步增收、良性发展。
培育乡风 找出扶智扶志“新法子”
驻村不久,帮扶干部发现村民经常因为琐事吵闹打架。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市委宣传部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创新引入银行管理理念,在小田村首次探索出“党政引导、村社实施、群众主体、活动引领、常态推进”的“道德银行”管理机制。
依据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清洁卫生、孝老爱亲等5个大项32个小项,每户村民每月自行向小田村道德银行进行申报,随后经村评议小组入户审核后,将相应积分存于每户村民在道德银行的“户头”,每一个季度道德银行按照1积分对应1元的标准,向村民兑换生产和生活物资。“目前,已开展评选兑换活动6次,兑换物资折合资金18万元。”第一书记唐强介绍。
“道德银行”让道德有价、德者有得,推动形成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新风尚。曾经最贫穷的覃发章、张寺贵变成了全县的致富能手,生活环境最差的覃发英成了村里的清洁示范户。
支部共建 带出一支脱贫“好队伍”
小田村村支部书记谢华高
原来我们党支部搞个活动,由于人员少、活动单调,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自从支部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每次活动大家一起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党员的参与热情很高。
市委宣传部围绕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党性教育、锤炼党员品格,每季度与帮扶村开展一次支部共建活动,先后组织帮扶村党员与支部机关党员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白衣古镇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帮扶村宣讲党的十九大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围绕脱贫攻坚微腐败案例讲授廉政党课,积极发动机关党员为村上困难党员捐款助困。
小田村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淬炼、成长,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新发展党员2人。
来源:巴中日报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的关键词——“两不愁三保障”习近平的扶贫足迹:行万水、走千山,只为这件事……别“踩雷”!脱贫攻坚中这些作风问题要警惕五年六场脱贫攻坚主题会,习近平都强调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