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五保户岳某已经去世半年多了,怎么这个月还在看病报销医疗费用?”南江县民生数据阳光监督平台亮起“红灯”。循着这条线索,县纪委监委挖出了红光镇科级干部何某自己看病、死人“买单”的违纪事实,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运用科技手段让躲在阴暗处的“雁过拔毛”式腐败、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民生资金等问题无处遁形,这是南江县建立民生数据阳光监督平台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益尝试。
平台自年上线来,共发现“红灯”数据1.4万条,督促整改问题1.2万个,谈话提醒、诫勉谈话、批评教育、谈话函询人,立案查处59件59人,追缴收回资金万余元,退赔群众21万元。
项目、资金“一网打尽”
“老乡,从平台提供的数据看,你在县城购有商品房,按照政策规定确实不符合危改要求。”县住建局村镇股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开民生数据阳光监督平台,对来访要求享受政策修缮危旧房的群众耐心解释到。
平台一经建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监督平台采集了全县党员干部的户口、工商注册等基础数据万条,退耕还林、低保补助资金等民生资金数据万条,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个惠民项目和70项民生政策。基础数据一季一更新、惠民数据一月一更新、政策项目实时更新,支撑起了“监督巨网”。
放大数据聚合效应,平台设置前端查询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前台展示系统为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后台管理系统为数据录入、资格预审、监督管理、数据分析4个模块,构建起分类授权、分级明责的管理体系。
“通过平台,我们可以全面掌握所有民生项目、资金、政策,清楚地知道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县财政局局长王才华说到。
群众看得见、群众能监督
“岳书记,我们家的地力补贴去年都是多块,今年怎么只有块呢?”发现补贴少了一大半,公山镇村民给支部书记打去了电话。
第二天村里就给了答复,申报的时候补助面积录入错误,将立即补报。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操心。
平台启动“电脑屏、手机屏、触摸屏”三屏联动工程,建立网站,电脑可查;在县纪委监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