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四川,探寻现代化建设下的巴中样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成为21世纪的中国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最大的考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案例”,秉承用“脚步丈量四川,调研出新知”的精神,我在结束了“一路向西”的调研行程之后,于11月份下旬专程奔赴巴中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我们先后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街道、林区、河谷和农户等进行实地走访,仔细询问与踏勘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寻找现代化建设中的“巴中样本”。

诗意山水,红色巴中

巴中,是革命老区,也是大山里城市。从地理位置而言,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以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属典型的盆周山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原始森林,丘陵湖泊等多样化的地貌孕育了丰富的微生物,让巴中这个大山里的地级市,在农林业、康养业、酿酒业方面有了生态发展的可能性。

近年来,巴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1月18日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列出专章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样全面、科学、具体、周密的部署,在党的历史上非常罕见,可见党中央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史无前例。

生态文明是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绿色化,地处大巴山的巴中大有作为,能够为全国做出榜样和示范。

巴中享有“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的美誉,是川陕苏区首府,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应该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成功范例和“巴中样本”,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巴中贡献,形成“巴中经验”。

打好红色+绿色两张牌

巴中是革命老区,为川陕苏区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发扬红色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同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巴中具有红色和绿色双重资源,把文旅康养作为首位产业,在革命老区应该率先实现绿色崛起!

巴中的南江县因光雾山而闻名世界,在我看来,光雾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光雾山属于秦岭山系、米仓山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其地质、生态、人文资源丰富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生态百宝箱”、“世界地质公园”之称,森林覆盖率98%以上,年均温度18摄氏度,完全符合生态康养“6+1”度理论,可以把光雾山打造成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重要场景,让世界人民分享光雾山。

光雾山镇(寨坡乡)在“光雾和谷”建设中,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精准把握新自然主义学说,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站位和气质,学术界很早就把这里作为“森林零距离、心理零压力、地灾零发生、空气零雾霾、山泉零污染、呼吸零阻碍、蚊虫零叮咬、疫情零记录”的生态康养特例加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angzx.com/njxyy/145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