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G85(银昆高速)和G(恩广高速)是贯穿南江的大动脉,那么村、组道路就是联系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自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江共修建村组道路多公里,近20万边远山区群众肩挑背磨从此成为历史。
一条条道路串成交通网,一个个村民聚居点如明珠散落其间,随着水、电、医疗等设施逐渐配套,旅游、劳务、特色园区等红利逐渐凸显,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尝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甜头,生活水平一年升上一个新台阶。
打通“断头路”县乡道路联成网
“村里的老文书70多岁了,得知县里要修公路,自告奋勇义务参与公路线路勘察,结果从十多米山岩上摔了下来。临终前,他反复叮嘱家人要全力支持公路修建……”
初春时节,驾车行驶在南江县仁和乡枞树村宽阔的乡间公路上,这个发生在修路过程中真实的故事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交通过去一直是南江的老大难问题。“以前只有一条机耕道,不仅窄还不平,一下雨就没法走了。”
南江镇金碑村村民张永贵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而更边远或位于县域边界的乡镇,有的只有一些“断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连“断头路”也没有。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南江县对标省市脱贫攻坚总体规划
优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实际工作中紧盯边远、边角、边界等
“三边”深度贫困区域
按照“国省干线升级、县乡村道联网”的
发展思路
提高道路通达深度和覆盖面
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
“老百姓把筑路队当亲人,夏天带来水果,冬天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修路过程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不少群众自发采伐必经道路的树木、拆除挡道的房屋,群众累计投工投劳20万人次。经过三年努力,南江县共修建村组道路多公里,产品运不出去、资源引不进企业、市场信息走不进大山已经成为历史。
尽管南江公路通村率已经实现%,但农村公路覆盖率还远远不够,尤其是“三边”村组差距较大,群众出行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今年南江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北部山区和中部“三边村”,重点打通“断头路”,力争实现村道联网、产业环线拓展、人口聚居的自然村道路连接延伸格局。
“木涪公路(旺苍木门到通江涪阳)涉及北极乡共17公里,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与通江接壤的北极乡是“三边村”的典型,交通出行一直是短板,木涪公路建成后将成为横跨南江东西的大动脉,不仅方便群众交通出行,还将推动沿线10个乡镇的经济发展,为全县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再添动力。
重点